医学院校药理学五体同向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探索(2)

来源: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1 “五体同向”教学模式图 (一) 精心课堂设计,夯实讲授法的“本体” 讲授法侧重以教师授课为主体,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精心课堂整体设计,更

图1 “五体同向”教学模式图

(一) 精心课堂设计,夯实讲授法的“本体”

讲授法侧重以教师授课为主体,教师要做好学情分析,精心课堂整体设计,更新授课内容,讲授时深入浅出,且要重视教学反思。通过本体教学让学生能够把握知识脉络,切实掌握知识的重点、难点。

(二) 展开发散思维,引导启发式教学的“思体”

启发式教学重在抛砖引玉,激活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教师可引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或将药品说明书带入课堂等方面,逐步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思考,引发学生多问为什么,以期提高学生理解问题的深度[3]。

(三) 加强生生、师生对话交流,拓展交互讨论的“分体”

自主参与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前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些主题展开生生、师生分组讨论,通过组内讨论,分享个人观点,让学生由被动接受逐步向主动讨论、共同学习来转变。

(四) 寓教于践,凝集情景演绎教学和案例式教学的“源体”

情景演绎教学和案例教学侧重将课本死知识点灵活演绎及恰到好处地理解和应用,在课堂中渗透情景演绎教学和案例教学环节,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深刻领悟知识的内涵[4-7]。

(五) 重视“互联网+”应用,拓展课堂网络化教学的“多媒体”

网络教育已逐渐成熟,以网络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对传统教学的看法[8]。以我校引进的智慧树平台为主,以雨课堂、课堂派、蓝墨云班课等平台为辅,将最大程度地调动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改善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效果[9-11]。

三 “五体同向”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程中的设计

(一) 药理学“本体”教学设计

在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药理学课程的特点,以教师授课为主导,做好以讲授为本体的教学设计。授课前,教师需要做好3件事情:①课堂的整体设计;②授课内容的准确把握,即备课要充分;③授课对象的学情分析。授课中,教师要体现学生为核心的授课理念,除了准确无误传授相关内容及运用后续提到的启发式教学、小组分组讨论、情景演绎教学等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外,还需克服自身的小缺点,如声调过于平,无激情等,尽量避免学生易困、走神等现象的出现。授课后,一方面教师对自己的授课进行反思,可运用反馈三明治法让学生对自己的授课内容提出中肯的建议。反馈三明治法,即①具体的肯定:说出教师在整堂课中做的好的地方;②不足(不超过3点):说出教师在整堂课中仍需努力的地方;③真心的表扬:总体上给予肯定表扬。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本堂课所讲内容的实际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可随堂发布几道作业题,知晓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这样教师就可根据实际问题,及时略微变动下节课的授课计划。

(二) 药理学“思体”教学设计

在深入访谈和调研的基础上,对药理学开展启发内化的“思体”知识建构模式。如探究主题: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乙醇合用引发的不良反应-“双硫仑样反应”。教师引导学生从头孢菌素类药物服用期间不能饮酒等常识切入探究。学生根据教师的启示自主查阅资料,思考不能饮酒的真实原因及饮酒后服药会出现的问题,通过相互交流分享查漏补缺,最后在课堂上由教师概括总结该问题。服用头孢类药物(如头孢哌酮)后饮酒出现“双硫仑反应”的真实原因,实质是该类药物干扰了机体乙醇的正常代谢,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引起患者出现面部潮红、多汗、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觉模糊、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严重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等反应。这个过程是知识的自我建构过程,是主动学习过程,这种基于主题的启发内化方法激发学生自我探知欲望。

(三) 药理学“分体”教学设计

在课堂讲授中,针对某些主题展开讨论,例如:临床应用青霉素,部分患者会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会发生过敏性休克。患者应用青霉素时,如何避免过敏反应发生这一问题,以3-4名同学为单位,针对问题从青霉素自身结构、过敏反应机制及抢救等方面入手,讨论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积极思考,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并作出结论。然后由教师对讨论结果随机抽查,最后总结。

(四) 药理学“源体”教学设计

文章来源:《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gylxydlxzz.cn/qikandaodu/2021/0720/651.html



上一篇:基于理念的药理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应用
下一篇:小儿健胃消食片对离乳大鼠的毒性研究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投稿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编辑部|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版面费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论文发表 |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